新加坡印象
2018-10-16 15:36:45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在新加坡行走,会看到各族裔的面孔,欧洲的、中国的、印度的、中东的等等。老新加坡人基本是由华人,马来人和印度人构成, 这些人在新加坡已经度过了几代人。华人的形成是在1880年左右福建一带人下南洋移民的后裔,长相和中国闽南人差不多,但是由于气候原因他们长的都会比较瘦小,新加坡的华人100%会说汉语,学校在很小的时候都有汉语课程,很多纯种马来和印度人从小在新加坡长大的也会说汉语。大陆中国人到新加坡基本没有语言障碍。我从小就知道中国人打东洋、下南洋,懵懵懂懂中知道南洋是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泰国一带,东洋单指日本。实际南洋还包括马来群岛、菲律宾群岛、印度尼西亚群岛,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、马来半岛等地。清朝时期也指自江苏以南的沿海诸地称为“南洋”(江苏以北沿海称北洋)。

今天谷歌了一下,了解了许多地理知识,南洋概念与西洋、东洋、北洋相对应。西洋指马六甲海峡以西的印度洋地区,还包括欧洲或更远的地方,清朝一度特指欧美国家,东洋特指日本。南洋一词目前大陆已经很少用了,但南洋一词的痕迹屡见不鲜,中国的名称如厦门南洋学院、南洋模范中学。东南亚的名称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。还有一些企业也使用南洋一词。

中国人下南洋时间是指中国封建王朝的末年,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。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,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。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“下南洋”。

在中国历史上,下南洋的中国人对祖国的感情未曾疏远,反之,由于对祖国的血脉相连,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,南阳的商人富家,甚至普通百姓,大量捐钱捐物捐药,对祖国的抗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,我们经常唱的一首歌《梅娘曲》就是那个时候南洋华裔对中国抗战的支持故事。《梅娘曲》是田汉作词,聂耳作曲的一首名曲,创作背景是主人公高维汉在战争中负伤后,他的情人梅娘不顾父母的反对,只身从南洋赶回祖国,高维汉因受伤而昏迷不醒,之后醒来却又失去了记忆。曲子表达的正是梅娘见心上人变成这样后抑制不住痛苦的心情。

哥哥,你别忘了我呀,

我是你亲爱的梅娘,

你曾坐在我们家的窗上,

嚼着那鲜红的槟榔,

我曾轻弹着吉他,

为你慢声儿歌唱,

当我们在遥远的南洋。

哥哥,你别忘了我呀,

我是你亲爱的梅娘,

你曾坐在红河的岸旁,

我们祖宗流血的地方,

送我们的勇士还乡,

我不能和你同来,

我是那样的惆怅。

哥哥,你别忘了我呀,

我是你亲爱的梅娘,

我为你违背了爹娘,

离开那遥远的南洋,

我预备用我的眼泪,

搽好你的创伤,

但是,但是,

你已经不认得我了,

你的可怜的梅娘。

我们中国人应该是个懂得感恩的民族,南洋华裔对祖国的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